一、专业定位
依托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定位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培养能力、特色发展,建立以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发展为主的学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产业紧密关联、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以传统制造、数控加工为基础,柔性制造、智能制造为主要发展方向,打造智能制造课程群,符合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部署及办学方向。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肇庆及珠三角地区、具有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及技术、经济、社会和人文知识;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术,具备能用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具有工程创新能力;具有组织及协作领导能力、工程伦理道德责任和终身学习能力;能承担机械工程领域内产品及系统的设计制造、生产运行、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及技术管理、营销与服务方面的工作。
三、培养规格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工程相关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机械工程领域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现代机械行业发展的能力。
图1 学生活动
四、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规划是参考粤港澳大湾区实体产业形态和发展趋势,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用性、综合性和前瞻性的原则;以智能制造为基础建构相关课程体系: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机床与编程、PLC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撑的职业岗位课程群,并以重点专业建设为契机,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以稳步提升学生的设计、制造、自动化控制实践能力为目标,加强学生的CAD/CAE/CAM技术应用能力、数控加工能力、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适应智能制造这一发展趋势的机械专业人才。
以2020版培养方案为例,公共必修课程(23.4%)+通识课程(9.1%)+学科基础课程(36%)+专业教育课程(13.2%)+实践教学课程(18.3%),专业总学分175(100%)。
图2 理论知识、实践环节、科研创新三线并行的课程体系架构
五、师资队伍
师资:本专业有专任教授5位、副教授9位、硕士级讲师4位、实验中心讲师8位,其中有博导3位、硕导5位(特聘教授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南粤优秀教师1名)。组成二个科研团队:先进制造技术科研团队,机械可靠性及振动控制团队。
六、教学条件
实验室与教学设备:学院实验室面积6500余平米,仪器设备2800余件套,仪器设备值2500多万元。
表1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实验室
七、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1)与本地5家企业共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成立“特色班” ,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知名高校教授为特色班学员授课。
(2)与中汽研、亚太公司、小鹏汽车等探索“3+1”培养模式。
(3)扩充生产实习基地,往年6家企业,增加为10家。
八、专业考研及发展现状
近三年毕业生考研深造率稳定在7~8%左右,录取高校包括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
九、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行业覆盖面大、就业面广、专业口径宽、一次性就业率高。毕业生能够适应所有与机械相关的技术工作。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报考公务员和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生可到政府机关、科研院所、教育机构、大中型企业等单位从事管理、研发、教学、设计、控制、检测、贸易及技术服务等工作。